追“锋”而行 红心向党
重温红色道路
——记咸宁高中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党团共建活动
2025年3月16日8点,咸宁高中党委书记朱大浩、副校长杨新兵带领各年级党员教师代表、校新时代好少年、校学生会干部、高二高三学生代表共计140余人,奔赴嘉鱼开展我校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党团共建活动。
上午8时许,大巴车缓缓启动,车窗外的景色如流动的画卷,车内师生们的欢声笑语交织着对此次行程的期待。约一小时后,抵达首站——嘉鱼县官桥八组。官桥八组讲解员热情洋溢地迎接了师生,他用生动的话语勾勒出一幅沧桑巨变的画卷:曾经,这里只是一个纯以农耕为主的普通村落;岁月流转,在智慧与汗水的浇灌下,它已华丽转身,蝶变为集科研、开发、生产、经营于一体的湖北田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成为乡村振兴的璀璨明珠。同学们听得入神,眼中闪烁着惊叹与思索之光。
随后,师生们漫步于官桥八组的村道小巷,近距离感受村民们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。湖水澄澈,绿树成荫,白墙黛瓦,别墅成片,处处流淌着新时代新农村的富足与祥和。行至官桥八组的精神地标——毛主席像前,校党委班子成员身姿挺拔,面容肃穆,带领党员教师整齐列队。在庄严的氛围中,他们举起右拳,重温入党誓词,那铮铮誓言,穿越时空,回荡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,似是向先辈承诺,定将传承红色基因,砥砺奋进前行。
上午10时,师生们的脚步踏入嘉鱼县声名远扬的二乔公园。这里,亭台楼阁错落有致,曲径通幽处繁花似锦,师生们穿梭其间,仿若穿越历史长河,与古韵相拥。他们时而驻足,欣赏那精美的雕花窗棂,感悟古人匠心;时而小憩于长廊之下,让身心在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怀抱中得到滋养,为后续的行程积蓄能量。
时针悄然指向11时,队伍顺利抵达四邑村。这是一片被总书记关怀照耀过的土地,师生们满怀崇敬,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线。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,幸福食堂里饭菜飘香四溢,见证着乡村养老的温馨;托护室中设施一应俱全,彰显着对村民健康的守护。路过休闲游乐场所时,师生们也暂时放下平日的拘谨,尽情融入其中,欢笑声在空气中荡漾。
正午时分,暖阳高悬,师生们来到王家庄村。简单用餐过后,一场意义独特的植树行动即将开启。工作人员分发了带有每个人名字的特制铭牌。这小小的铭牌承载着希望与责任。队伍迅速分成13个小组,井然有序地领取沃柑树苗、铁锹、水桶等植树工具。田埂之上,副校长杨新兵豪情满怀,发表激昂动员:“同学们,今日这树苗扎根土壤,往后你们也将如它一般,在这片土地扎下成长的根基,嘉鱼县渡普镇王家庄村就是你们的第二故乡,期待未来常能看到你们归来助力乡村建设的身影!”言罢,王家庄村的杨主任亲自示范,一招一式耐心传授植树技巧。师生们两两协作,挥锹铲土、扶正树苗、填土夯基、提水浇灌,最后庄重地挂上铭牌,工序娴熟,配合无间。不多时,原本空旷的山坡已遍植新绿,株株沃柑树苗昂然挺立,萌动着生机,恰似师生们蓬勃向上的青春力量。
此次咸宁高中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党团共建活动,是一场镌刻在新农村土地上的思政课堂。它带领师生回溯总书记足迹,于实地体悟中坚定向党为国的初心如磐;引导师生学习新农村建设样板,在模范榜样前思考共产主义建设的时代答卷;引领师生躬身植树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科学理念。可以确信,这颗学雷锋、心向党的种子已悄然深埋于师生心间,假以时日,必将成长为参天大树,庇荫未来,为社会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,让雷锋精神在桂乡大地永绽光芒。
来源/ 团 委
初审/ 余亦茗 刘钟感
编辑/ 邱 鹏
审核/ 郑玉蕾
终审/ 陈 蕾
拼搏、进取、求实、创新
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
长按关注“百年咸高”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